做抉擇很困難?

誰說小孩子才做選擇

· 目標設定,改變個人歷史,價值觀

最近有課程夥伴分享一些他在學校當中輔導學生的案例,其中有一位是研究所學生想換指導教授,卻不知道該選哪一個才好。教授A研究的領域很吸引他,教授B的資源比較多,比較容易畢業…,許多的考量讓他遲遲無法做決定。這是我們在做助人工作、教練服務的人也常會遇到的狀況。

為何會有選擇障礙?其實,一部分的原因是個案心中有一個負面景象的未來模擬,以及類似「萬一結果不如果所願,該怎麼辦?」這樣的內在對話。這樣的對未發生事物的負面預設讓我們焦慮、恐懼。另外,大腦專注的時間是耗能的,如果有太多項目要做決定,容易造成決策疲勞,大腦運作開始偷懶、走捷徑。

要如何改善這種難以做抉擇困局呢?首先,要對目標有正向且明確的描述(看到甚麼、聽到甚麼、感受到甚麼),還有經常去釐清甚麼對你而言是重要的(價值觀)。例如我重視"環保",則任何過度包裝的物品便可直接刪去,減少選項。重要的決策之前可以先列表將優、缺點寫出,再將自己調整到有資源、生生不息的教練狀態(COACH state),再透過內在的(潛意識的)智慧去感知哪一個選項是心裡有共鳴、有熱度的。也可以換個人稱觀點,假裝你是別人去思考評估,藉以跳脫自我思維的慣性。害怕做錯決定要承擔後果的心態有時也可能是跟過去的過去父母教養的方式或童年受挫的經驗有關,可以透過NLP改變個人歷史等時間線的技巧深入去探索。

十九世紀的丹麥哲學家齊克果說:不做決定本身就是一個決定,不做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選擇。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如我們所想的那像,便從此刻起練習自己做決定,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