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LP看古人的故事

活學活用生活化

· 感官的敏銳,語言與行為量表,度測

從NLP看古人的故事(一)

我們在學習NLP時常常會談到在溝通的過程之中除了談話的內容之外,更要注意非口語的線索,也就是生理語彙的變化,這個技巧稱之為「度測」。有一次在看一齣古裝連續劇時,無意間聽到當中談到「五聽之術」,和NLP當中所說的頗有相互印證之處, 好奇之下就上網查了一下:

《正義漢書刑法志》云:「五聽,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辭不直則言繁,色不直則貌赧,氣不直則數喘,目不直則視眊,耳不直則對答惑」。

也就是說在審案的過程當中,審判官必須訊問當事人並查核、檢驗證據。而當中用對當事人心理活動與外在生理現象的描述正是我們常在NLP的學習中需注意的:

  • 辭聽--聽他所說的話,如果心裡有鬼則通常言辭繁雜,或前後不通。 【配合後設模式使用】
  • 色聽--即觀其外在神情臉色,害怕事情被揭發時則會出現難為情的樣子、頭上冒汗、臉上發紅。 【視覺可辨識的生理語彙】
  • 氣聽--即觀察他的氣息,如果想隱瞞或欺騙則呼吸會有變化、喘息聲或屏住呼吸,所謂理不直則氣不壯、聲調會改變。 【視覺、聽覺可辨識的生理語彙】
  • 目聽--即觀察觀他的眼睛,心裡不直爽的時候,想東想西,眼睛昏花、無神、不敢正視。【配合眼睛解讀線索,例如視覺建構】
  • 耳聽--即觀察他的聽話與回應的方式,不坦誠正直,有時心裡只想著要如何回答反而聽覺遲鈍、答非所問。 【配合眼睛解讀線索,例如內在對話】

從NLP看古人的故事(二)

NLP有很多部份在於探索語言模式與行為模式間的連結,其中從後設程式(Meta Program)所衍生出來的語言與行為量表(LAB Profile)是個很好用的工具,讓你從口語與非口語線索當中,去預測及影響別人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莊子擅用隱喻來陳述他所想表達的意念,在【讓王第二十八】中有一段故事是這樣的:

列子家境很窮,面黃肌瘦。有位朋友替他向鄭國宰相子陽求助,說:「列禦寇也算是個有學問的賢人,住在大人的領土,卻窮得快餓死,難道大人不重視賢人嗎?」子陽聽了,立即派了官員送米給列子。當使者來到了列子的家,列子一再拜謝推辭,說什麼都不肯接受。使者離開後,列子進到房裡,他太太失望埋怨說:「我聽說,作為有道德賢者的妻兒,都能過得快樂,我們卻三餐不繼。如今,宰相大人派人送來米糧,您卻不接受,難道這是命中該這樣的嗎?」列子笑著說:「宰相大人並不是自己知道我的,而是聽了別人的話才送我米,他日也可能因別人一句話而降罪給我,所以我不能接受。」後來,宰相子陽果然在一次民亂中被殺了。

雖然結局不是如列子所想的那樣,但從這一篇的故事的對話當中,透露出列子在這個情境當中的動機特質中基準(宰相大人自己知道我)與方向(避免問題,避離型)兩項,而宰相子陽的動機特質中來源的項目可能是外部參照 (由外人或外部的資訊來幫他們決定或評判)。